close
標題:
急~求孔子的弟子 - 子夏,子貢,曾子和顏回的資料~
發問:
求孔子的弟子 - 子夏,子貢,曾子和顏回的資料~ 唔該哂~ 更新: 是子張,不是顏回,不好意思~
最佳解答:
求孔子的弟子 - 子夏,子貢,曾子和子張的資料 子夏 圖片參考:http://a3.att.hudong.com/66/08/01300000179562121617087584261_s.jpg 子夏(前507-?)姓卜,名商,字子夏,後亦稱“卜子夏”、“卜先生”,春秋末晉國溫人(另有魏人、衛人二說,近人錢穆考定,溫為魏所滅,衛為魏之誤,故生二說),孔子的著名弟子,“孔門十哲”之一。 子夏,姓卜名商,衛國溫人,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。子夏是繼孔子之後,系統傳授儒家經典的第一人,對儒家文獻的流傳和學術思想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,被後世譽為傳經之鼻祖。子夏還在儒家思想的發展和創新方面取得很大成就,他晚年時,到魏國西河一帶教學,開創的“西河學派”培育出大批經國治世的良材,並成為前期法家成長的搖籃。子夏在傳播儒家經典、發揚儒家學說、繼承和發展孔子思想,以及培育具有法家特色的弟子等方面都貢獻卓著。 但是迄今為止,有關子夏的各方面研究還遠遠不夠,本文旨在對子夏的學術貢獻和思想貢獻做一系統整理,對子夏在中國學術史和思想史上的重大成就進行總結,以便於世人更加全面、清晰地認識子夏的歷史貢獻。本文主要分作六章,第一章介紹迄今為止有關子夏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觀點,分作子夏的國別與家世、子夏與經學的關係以及子夏的學術及學派三個方面分別介紹。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,雖然總體說來取得了不少成果,但是依然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; 經過考證可知,子夏出生於西元前507年,15歲入孔門,跟隨孔子周遊列國,直至孔子逝世。其間曾任衛行人和莒父宰。在試圖維繫孔門集團統一的努力失敗後,子夏離開魯國,回到魏國設帳收徒,繼續傳播儒家思想,直至去世。縱觀子夏的一生,除短期從政、為父母守喪外,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儒學思想的學習和傳授之上。 詳細資料請參考: http://www.hudong.com/wiki/%E5%AD%90%E5%A4%8F 子貢 端木賜(前520年-前446年),春秋末年衞國人,字子貢(古同子贛)。孔子的得意門生,“受業身通”的弟子之一,孔子曾稱其為“瑚璉之器”,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。萬仞宮牆典故,出自子貢稱贊孔夫子之學問高深。 子貢利口巧辭,善於雄辯,且有幹濟才,辦事通達。曾任魯、衞兩國之相。他還善於經商之道,曾經經商於曹國、魯國兩國之間,富致千金,為孔子弟子中首富。孔子去世前子貢未能趕到,孔子去世後,子貢守喪六年,為弟子中為孔子守喪最長者。 後世,題辭輓商界有成就之人逝世,常以「端木遺風」等,甚至有人奉之為財神。 子貢死於齊國。死後至唐開元二十七年(西元739年)追封其為“黎侯”;宋大中祥符二年(西元1009年)加封為“黎公”,明嘉靖九年改稱“先賢端木子”。 詳細資料請參考: 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37122857 曾子 曾子(前505~前432)春秋末年魯國人。名參,字子輿,被尊稱為曾子。性情沉靜,舉止穩重,為人謹慎,待人謙恭,以孝著稱。齊國欲聘之為卿,他因在家孝敬父母,辭而不就。曾提出“慎終(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),追遠(虐誠地追念祖先),民德歸厚”的主張。又提出“吾日三省吾身”(《論語·學而》)的修養方法,即“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” 他著述有《大學》、《孝經》等儒家經典,後世儒家尊他為“宗聖”。唐開元二十七年(739年)追封“郕伯”。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(1009)加封“郕侯”(一作瑕丘候)。元至順初年,加封為“郕國宗聖公”。明嘉靖九年改稱“宗聖”。在山東嘉祥縣南建有曾子廟。 二十四孝記載了曾子齧指痛心的佳話:曾子少年時家貧,常入山打柴。一天,家裡來了客人,母親不知所措,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。曾參忽然覺得心疼,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,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,跪問緣故。母親說:“有客人忽然到來,我咬手指盼你回來。”曾參於是接見客人,以禮相待。 子張 圖片參考:http://a2.att.hudong.com/27/46/01300000358407125514464212531_s.jpg 顓孫師(前503-?),姓顓孫,名師,字子張。春秋末陳國陽城(今河南登封)人。出身微賤,且犯過罪行,經孔子教育成為“顯士”。是孔子的學生十二大賢之一,比孔子小48歲。 春秋末陳國陽城(今河南登封)人。出身微賤,且犯過罪行,經孔子教育成為“顯士”。古書上說,他長相端正,談吐舉止寬容文雅,待人接物友善從容,總之儀錶很出眾。不過孔子更重學問,所以他沒有排入七十二賢者。唐代贈“陳伯”,開元八年(720年)從祀。宋鹹淳二年(1266年)封“宛丘候”,再封“陳國公”為列哲位,稱先賢。 他的故居就在今淮北市杜集區石台鎮學田地村。 詳細資料請參考: http://www.hudong.com/wiki/%E9%A2%9B%E5%AD%99%E5%B8%88
其他解答:
急~求孔子的弟子 - 子夏,子貢,曾子和顏回的資料~
發問:
求孔子的弟子 - 子夏,子貢,曾子和顏回的資料~ 唔該哂~ 更新: 是子張,不是顏回,不好意思~
最佳解答:
求孔子的弟子 - 子夏,子貢,曾子和子張的資料 子夏 圖片參考:http://a3.att.hudong.com/66/08/01300000179562121617087584261_s.jpg 子夏(前507-?)姓卜,名商,字子夏,後亦稱“卜子夏”、“卜先生”,春秋末晉國溫人(另有魏人、衛人二說,近人錢穆考定,溫為魏所滅,衛為魏之誤,故生二說),孔子的著名弟子,“孔門十哲”之一。 子夏,姓卜名商,衛國溫人,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。子夏是繼孔子之後,系統傳授儒家經典的第一人,對儒家文獻的流傳和學術思想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,被後世譽為傳經之鼻祖。子夏還在儒家思想的發展和創新方面取得很大成就,他晚年時,到魏國西河一帶教學,開創的“西河學派”培育出大批經國治世的良材,並成為前期法家成長的搖籃。子夏在傳播儒家經典、發揚儒家學說、繼承和發展孔子思想,以及培育具有法家特色的弟子等方面都貢獻卓著。 但是迄今為止,有關子夏的各方面研究還遠遠不夠,本文旨在對子夏的學術貢獻和思想貢獻做一系統整理,對子夏在中國學術史和思想史上的重大成就進行總結,以便於世人更加全面、清晰地認識子夏的歷史貢獻。本文主要分作六章,第一章介紹迄今為止有關子夏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觀點,分作子夏的國別與家世、子夏與經學的關係以及子夏的學術及學派三個方面分別介紹。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,雖然總體說來取得了不少成果,但是依然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; 經過考證可知,子夏出生於西元前507年,15歲入孔門,跟隨孔子周遊列國,直至孔子逝世。其間曾任衛行人和莒父宰。在試圖維繫孔門集團統一的努力失敗後,子夏離開魯國,回到魏國設帳收徒,繼續傳播儒家思想,直至去世。縱觀子夏的一生,除短期從政、為父母守喪外,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儒學思想的學習和傳授之上。 詳細資料請參考: http://www.hudong.com/wiki/%E5%AD%90%E5%A4%8F 子貢 端木賜(前520年-前446年),春秋末年衞國人,字子貢(古同子贛)。孔子的得意門生,“受業身通”的弟子之一,孔子曾稱其為“瑚璉之器”,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。萬仞宮牆典故,出自子貢稱贊孔夫子之學問高深。 子貢利口巧辭,善於雄辯,且有幹濟才,辦事通達。曾任魯、衞兩國之相。他還善於經商之道,曾經經商於曹國、魯國兩國之間,富致千金,為孔子弟子中首富。孔子去世前子貢未能趕到,孔子去世後,子貢守喪六年,為弟子中為孔子守喪最長者。 後世,題辭輓商界有成就之人逝世,常以「端木遺風」等,甚至有人奉之為財神。 子貢死於齊國。死後至唐開元二十七年(西元739年)追封其為“黎侯”;宋大中祥符二年(西元1009年)加封為“黎公”,明嘉靖九年改稱“先賢端木子”。 詳細資料請參考: 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37122857 曾子 曾子(前505~前432)春秋末年魯國人。名參,字子輿,被尊稱為曾子。性情沉靜,舉止穩重,為人謹慎,待人謙恭,以孝著稱。齊國欲聘之為卿,他因在家孝敬父母,辭而不就。曾提出“慎終(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),追遠(虐誠地追念祖先),民德歸厚”的主張。又提出“吾日三省吾身”(《論語·學而》)的修養方法,即“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” 他著述有《大學》、《孝經》等儒家經典,後世儒家尊他為“宗聖”。唐開元二十七年(739年)追封“郕伯”。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(1009)加封“郕侯”(一作瑕丘候)。元至順初年,加封為“郕國宗聖公”。明嘉靖九年改稱“宗聖”。在山東嘉祥縣南建有曾子廟。 二十四孝記載了曾子齧指痛心的佳話:曾子少年時家貧,常入山打柴。一天,家裡來了客人,母親不知所措,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。曾參忽然覺得心疼,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,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,跪問緣故。母親說:“有客人忽然到來,我咬手指盼你回來。”曾參於是接見客人,以禮相待。 子張 圖片參考:http://a2.att.hudong.com/27/46/01300000358407125514464212531_s.jpg 顓孫師(前503-?),姓顓孫,名師,字子張。春秋末陳國陽城(今河南登封)人。出身微賤,且犯過罪行,經孔子教育成為“顯士”。是孔子的學生十二大賢之一,比孔子小48歲。 春秋末陳國陽城(今河南登封)人。出身微賤,且犯過罪行,經孔子教育成為“顯士”。古書上說,他長相端正,談吐舉止寬容文雅,待人接物友善從容,總之儀錶很出眾。不過孔子更重學問,所以他沒有排入七十二賢者。唐代贈“陳伯”,開元八年(720年)從祀。宋鹹淳二年(1266年)封“宛丘候”,再封“陳國公”為列哲位,稱先賢。 他的故居就在今淮北市杜集區石台鎮學田地村。 詳細資料請參考: http://www.hudong.com/wiki/%E9%A2%9B%E5%AD%99%E5%B8%88
其他解答:
- 標明這家銀行住址...@1@
- 幫我把這些翻成中文!
- 法芬和施斯一問
- 想買樓自住, 150萬左右, ..@1@
- 96二技管四落點@1@
- 我要買HINO11噸貨車
- 託運機車到高雄問題@1@
- 想找一些愛情的素材
- 急!急!急! Beef Wellington既材料a
- 兩支256記憶體跑雙通道為什麼電腦內容只顯示448-@1@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8758B59A7FA1EEA7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